練就工作耳:耳朵也要會讀心





內容簡介

top






  作者從商業職場現況分析起,以各式各樣的案例解說,指出許多上司及下屬兩方常犯的傾聽錯誤,並分析其原因背景,再矯正職場中對於「傾聽」的觀念。第二章,作者再從傾聽能力延伸至溝通能力,自各種面向切入,給予溝通、耳聞、心聽等名詞清楚的定義及詳細說明。第三章,進一步探討一般人「聽話方式」的現況,整理成一般人四種代表性的處理方式,並分析各別的理由與易受忽略的要點。第四章,作者提出了「SYP五級傾聽方式」,用以解決一般人四級聽話方式常造成的窘境,詳細地告知讀者「該怎麼聽」。第五章,再繼續深入到提問的方法,列出許多重點,教導讀者如何引出對方的真心話。第六章,相對於第五章的提問方式,這一部份探討到如何應對,教讀者如何掌握問話者的意圖及話中之意。第七章,作者使用「完成」及「未完成」來強調傾聽及溝通上若沒有拿捏得當將導致許多不好的影響。


練就工作耳=傾聽能力+適當而且正確的對應


  在日常的職場工作、生意商談中「最需要的技能」是什麼?就是了解對手話中真意的「傾聽能力」。這項能力卻一直在商業管理上受到輕視,然而事實上,這項工作能力具有讓工作更具活力的關鍵,忽視這些重點往往就是產生問題的原因。


  傾聽不只是單靠耳朵就能完成的工作,若沒有「用心去聽」不算是做到真正的傾聽。除了耳聞之外,應該要進一步理解對方各種細微變化及敏銳地從中獲得資訊。本書除了歸納出一般人常見的傾聽方式並指出問題外,也提出五級式的傾聽法,告訴讀者該如何「聽」。並再針對提問及應對兩方面提出改善方法,能讓職場溝通上更加順利。


  只要建立商業傾聽能力,還能帶來長期且正面的影響和結果,甚至不在職場,對家庭裡的私人活動也有效。


作者簡介


內田和俊 Uchida Kazutoshi


  一九六八年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法學院畢業。曾在大型不動產公司任職,目前擔任SYP(Sympathize with Your
Personality)企業的專業研修訓練講師。日本PHP綜合研究所認定的高級商業輔導人員。專業領域為培育人才,顧客層由幼兒到經營者。他是二○○二年全日本訓練者大會選出四位最成功的訓練先鋒之一,主要著作有《如何將寄生蟲變成能創新變化的人?》(日本實業出版社)、《如何掌管愛耍老大的員工?》(鑽石社)、《粉碎障礙之牆的好方法》(大和書房)等。


譯者簡介


呂美女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譯有:《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品牌DNA》、《邏輯寫作力》、《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聖經中的友情》、《長壽DNA》、《夫婦的格式》、《男人的七個敵人》、《一個人,最好》、《夫婦的覺悟》(天下雜誌出版)等書。






名人推薦

top


台大商學研究所教授 陳家聲
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許書揚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日本館-樂在工作

  • 規格: 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 台灣





目錄

top


第一章 商業領導者的現狀
上司(聽者)與部屬(說者)之間的鴻溝 / 「用心聽」的首要重點 / 「心聽」與「耳聞」的差別 /
「用心聽帶來安全感」與「充耳不聞帶來的危機感」 / 彼此附和對方的需求(溝通是一種條件交換) / 現代企業把聆聽內部意見發外包 / 教練兼選手的現況 /
「用心聽」的第二項重點

第二章 溝通的實況
溝通能力≠傳訊能力 /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 耳聞能力=理解語言的能力 / 人類為何使用語言 / 愈虛偽,話愈多
/ 心聽的能力=理解對方真意的能力 / 只著重資訊量而進行溝通的實況

第三章 平常我們怎麼聽?
能自覺症狀的案例(一)──一級傾聽:「根本不想聽」或「完全沒有意願去聽」 / 能自覺症狀的案例(二)──
二級傾聽:「打算要聽,但是沒聽見」或「感覺上自己在聽卻沒聽見」 / 不能自覺症狀的案例(一)──三級傾聽:「只聽有利的部份」 /
不能自覺症狀的案例(二)四級傾聽:「由自以為是的立場去聽」

第四章 該怎麼聽才對?
五級傾聽方式──SYP傾聽 / 站在對方的立場 / 想要理解對方(傾聽的目的) /
如何讀取對方隱藏的感情與真意? / 何謂正當的意圖? / 可以做為模範的人物 / 何謂真正的商業傾聽?(並非每次都優先採用五級傾聽)

第五章 如何引出對方的心底之音(提問篇)
誰是對話中的關鍵人物? / 提問 / 開放的提問與封閉的提問 / 開放的提問並非萬靈丹 /
用Why(為何?怎麼回事?怎麼搞的?)提問時應注意的重點

第六章 如何引出對方的心底之音(反應篇)
兩種反應方式 / 具體的開放型反應 / 掌握對方話中真意 / 掌握對方詢問的意圖 /
具有鼓舞意味的訊息(勸言或鼓勵) / 不知不覺間引出對方的真意

第七章 哪些話不聽也行?
完成與未完成 / 溝通時的未完成 / 更嚴重的未完成的弊害 / 首先從自己做起

後語






top


前言


  「在經濟環境變化讓人目不暇給的現代,您認為什麼才是企業人士最重要的能力?」


  以上是每逢演講或懇談會結束時,與會聽眾經常提出來的疑問。


  我總是毫不遲疑就回答:「 傾聽能力」。


  「
傾聽能力」不只是對經營者或管理職等領導階層的人很重要,它是不論任何業種的商業人士共同追求的能力;是各種能力中重要性最高的,不論在公司內外的任何一種活動當中,也都屬於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能力。


  能改善傾聽能力,就能「練就搔到對手內心癢處的聽力」(表示你的聽力提升,可以在無意之間捕捉到對方的真心意)。如此一來,當下就可以選擇最有效的對應方式。


  結果,你將獲得來自周圍的更高信任,業務工作進行的更順利,因此達成極高的事業目標。


  在此有一點值得留意。


  書中提到的「商業(Business) 傾聽 」與企業顧問(Counselor)的傾聽不同。


  舉個例子,假設你現在是商業領導人(如上司或具指導權利的前輩級幹部)。


  你很想讓部屬或員工了解,身為上司或前輩的你絕對沒有高壓指揮他們的企圖。這時候,部下或後輩提出問題,他們要的不是答案,不要你同意或反對的意見,因此你只要與他們發出共鳴,把耳朵靠上去傾聽就行了。從建立與部屬之間的信賴關係與替他們解除工作壓力的觀點而言,此時,你有必要扮演顧問的角色來傾聽他們的聲音才對吧?(你被要求擔任陪伴者的角色)。


  問題是在企業界工作時,部屬有時也需要直接、確切的回答。


  例如到客戶跟前談生意的部屬,需要上司的你替他做判斷,於是打電話連絡你。


  此時部屬需要的是你給他「可以 」或「不行 」,「 前進」或「停止 」的指示。


  情況很緊急,部屬只等待答案。


  如果此時你還毫不考慮就由解釋理由開始切入,那麼你就是個完全不了解工作現場的笨上司。


  同樣的情況如果一再發生,部屬難免開始想:
  「 別廢話連篇,你只要蓋鋼印就行啦!」


  以下的場面曾經出現過。


  部屬遇到意料之外的麻煩,想不出對策的他心情很低落。


  此時部屬需要你給他明確的指示或命令(需要你發揮領導統御能力)。


  於是你使出教練手法,告訴處於混亂之中的部屬:「 那你覺得該怎麼做呢?」話才說完,你的部屬就已經在你這位上司身上烙上「
根本無法信賴」的印記了吧?


  實行所謂的商業傾聽,過程不只是包括用耳朵聽,還要能掌握對手的現況與需求,並且瞬間做出判斷,當場做出正確回應,這樣才算完整地實行。


  總而言之,商業傾聽就是「傾聽能力+適當而且正確的對應(response)」。


  由此可知,傾聽並非是單靠耳朵就可以從事的工作。


  對你而言有件事是必要的,就是充分理解日常接觸的人,在理解他們的個性與能力之餘,平常也要同時留意對方的細微變化,敏銳地從這些變化中讀取資訊。


  具體的做法除了聆聽對方所說的話,也要將注意力放在些微的手勢、眼神動向、表情或說話語調的高低的變化,也就是必須用到耳朵之外的器官才行。


  本書嘗試將漢字「聽」與「聞」(譯註:這兩個字的日文發音一樣,都是指聽的意思;一般人並不了解兩字定義有何明顯區隔)的定義重做註解如下:


  這兩個字定義並不同。


  「聽」(心聽):是指可以確實掌握對方的需求(needs)的狀態。


  具體而言,「可以讀出言外之意包括情感」與「可以理解對方沒有用語言表達出的情感」的情況就符合「聽」字的意義。


  「聞」(耳聞):透過耳膜震動聽到聲音,但是程度還不到上面所提的「聽」的狀態。


  這部份將於第三章詳加說明,在此先提出幾個代表性的實例。像「只聽到聲音」「對方的話有聽卻沒聽懂」「用自己的方式解讀對方的意思」「自認為自己聽到了」的狀況就符合「聞」字的意義。


.提問


  如果聽者臉上一直浮現平穩沒有變化的表情,表示對方就不可能打開心扉告訴你真心話。因此聽者必須不斷提出話題或主題,不斷拋給對方資訊,否則對方很難做出回應。以下就是這種藉提問拋出資訊的實例。


  在我提出技術性的說明之前,首先請不別忘記,一定要擁有明確目的。


  提問是讓對方毫無顧忌,告訴你真話的要因。接著你必須把深度理解(有時則是一種共鳴的感覺)對方的話當做目的,然後提問給對方。


  如果你發出的提問是以「深入探討問題」「追進自己意圖的方向」「控制對方的發言」作為意圖或目的,對方根據本能也會察覺,並抱持警戒心。如此一來就完全不可能挖掘到對方的真正心意了。


.用Why(為何?怎麼回事?怎麼搞的?)提問時應注意的重點


  當我們想找出事故的理由與原因時,通常都會用「為什麼?怎麼回事?怎麼搞的?」(即英語的Why)開頭的提問。問題是在各種開放型提問當中,用Why開始的問句有必要留意。因為用Why開始的問句幾乎變成封閉行的提問,你想展開話題,對方的心還是會封閉起來。


  因此筆者建議各位不妨改成:各位現在「想做」「想實行」「想實現」的事,「還做不到的事有哪些?」,請整理成一個重點提出回答。


  針對這項回答,我有兩個疑問。


  「為何這一點會做不到呢?」


  「主要的障礙是什麼?」


  以上兩個問題,就是針對「做不到的事」找尋出原因和理由的提問。使用的語言,也就是表現雖然不同,問題的內容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用此問題提問,導致對方的感覺不同,不同之處何在?


  前者帶給人的印象,我經常舉出以下三點。
  .用做不到的事為理由指責對方。
  .上對下的眼神,給人感覺威嚴、高壓的態度。
  .對方感覺到你在指責他能力不足。


  後者帶給人的印象, 我經常舉出以下三點。


  ●跟自己站在一起考量的安心感。
  .可以具有冷靜且客觀的觀點。
  .較容易找到具體、正向、積極的解決方案。


  我想也有人會說完全沒有不同的感覺,對於這樣的讀者,我希望你再回想一下,當你使用Why開頭的提問時的場面。


  像這種用Why開始的提問,可以說是正在使用自動反應的象徵。


  當我們落入自動反應時,因為變得感情用事,因此無法從「武斷」「偏見」中抽身。也因此,我們無法捕捉整個事情的過程以及對方的積極意圖。


  ●為何同樣的抱怨發生這麼多次?
  ●怎麼回事?這樣簡單的工作卻如此費時?
  ●怎麼搞的?為什麼事前沒找我商量?


  用這種方式,也就是Why開頭的提問在部屬、晚輩、配偶、情人、子女身上時,從對方口裡引出的答案多半變成「辯解」「合理化」「反擊」「導入別的話題」。


  他們說的不是具體的解決方案,都是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罷了!


  尤其對老是出現同樣失敗的幼小兒女,如果常用「為什麼會做這種事?」的問題質問他們,始終好像都在找原因或抓犯人,就會因為把焦點全放在負面的部份,使他們降低自我改善的意願。


  但是如果改成「你原來想做什麼呢?」作為問題的焦點,就可以將眼光焦點放在他們的積極意圖,就不難找出改善或解決問題的頭緒。


  再說,如果對公司內其他部門的人,用Why開頭的提問,對方就會保護自己。開始爭辯這不是自己份內的工作,部門間更強烈採行本位主義。結果就是,公司內無法整頓支援體制,團隊工作凌亂無章。


  在大多數人聚集的朝會或討論時,如果使用這種提問,導致的弊端更加明顯。


  有一次,為了執行顧問的工作,我特別以旁聽者的身分,參加企業內講師主持的銷售訓練研習。為了促進研修學員的發言意願,該公司委託我提出改善建議。


  會中,一邊播放事先攝錄好的營業人員角色扮演影片,讓所有與會學員觀賞,一邊進行討論。


  企業內講師使用的提問,如下所示。


  「為何在這種場面打斷顧客說話?」


  「怎麼回事?這時候你不推商品,開始講與生意無關的話題?」


  「怎麼搞的?在這種場面,毫不考慮就先提錢呢?」


  從客觀的角度看,完全屬於個人攻擊。這已經不是學習的場合,而是譴責大會。沒被點名成攻擊目標的人,臉上則浮出高興的表情,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就是因為這樣,大家的討論才不夠活潑。


  我立即針對這點提出改善意見;試著把用Why開始的提問,改成用What開始的提問。(當然同時要求他們注意說話的腔調、表情,如「我純粹只是想知道」「請一定要告訴我」等「
問話方式 」 )。


  「你是根據什麼意圖?在這個時候打斷客戶的話呢?」


  「關於這點,難道沒有其他的選擇可以考慮嗎?」


  「如果有更好的對應方式,你認為會是什麼呢?」


  因為完全沒有個人攻擊,聽講學員的參與感提升了。


  突然之間,討論開始變得活潑,大家也競相拋出具有創造力的意見。


推薦序
傾聽是每個人必須終身學習的技能
陳家聲


  傾聽能力「真的」、「真的」非常重要。這雖然是每個人都會說的老生常談,但是「知道」與「做到」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相信你我都有同樣的感受!


  在每天的工作與生活中,幾乎我們都會遭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他們的溝通型態、做事風格、價值觀,甚至是意識型態都可能與我們有著極大的不同,可是我們卻必須與他們相處或維繫工作關係。不管你喜歡與否!


  溝通約佔有我們每天八十% ~
九十%的時間,也就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溝通。儘管溝通佔了我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但卻也是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最主要的挫折與衝突的來源!每個人可以試著回顧一下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經驗,我們不難發現:舉凡人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或工作關係上的衝突,絕大部分都與溝通不良有關!即使是工作上專業問題的處理,也需要透過良好的溝通去討論、發現與解決問題。


  雖然,溝通中包含了「說」與「聽」兩個部分,但最主要的癥結常見於:說話者常感受到不受尊重,被誤解,甚至是善意的提醒或分享經驗,卻被指責為挑毛病或批評!嚴重打擊說話者良善的心或態度,並很快地造成溝通中斷與關係的破壞!為什麼會如此呢?我們發現或許這是人性的弱點:大多數的人常「自以為」已經清楚了解別人所說的!可是實情是:在傾聽時,個人常帶著主觀的期待,聽見自己想聽的,聽不到不同的意見;即使聽到不同的意見,卻常「聽而不聞」,或是立即開始準備辯駁、反擊對方的說法,告訴對方是錯的!當個人對他人存有主觀偏見或刻板印象,或是已經積累長期不愉快的溝通互動經驗時,更是如此!只要對方一開口,或講到某些事情或字眼──特別是有關政治意識型態,就認為對方心存找碴!每次提到這些事情或字眼──我稱它為「引爆點」(trigger
point),對方馬上產生情緒化的反應!我發覺社會上許多人都有類似的引爆點!很容易在聽到這些字眼或事情時,就變得情緒化或焦慮不安、厭煩等。因此,根本聽不到對方的心聲!我個人也常遭遇到類似的經驗。面對這種情形,我會覺得當下多說無益,只能另外找時間或機會,在對方心情好時,間接婉轉的表達,陳述個人對某些現象或事務的看法,還要特別強調這是個人意見,期望消除對方的心防。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不喜歡聽和自己不一樣的意見!我們也了解好聽的話常是場面話,不見得實在,而「實在」的話有時卻不怎麼好聽,可是卻對我們非常有用!我常提醒自己:「不同的意見」代表的是每個人的不同經驗或看法,有他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我常提醒自己對不同意見的傾聽、了解,這是我學習的機會!事實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只聽自己熟悉的訊息,個人就沒有機會成長!因此,世界一直在變,而個人卻一直活在自己舊有的經驗世界裡!這種人的生活或成長是很辛苦的!也談不上創新或學習。


  《練就工作耳》所談的都是每個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平凡事件與經驗,作者以平實的筆調陳述著這些經驗,我相信讀者在閱讀它時,記住不要以讀書的方式看它,一定會產生心中無限的情緒感觸。試著鍛鍊自己的傾聽能力,而非以消極逃避或冷漠方式處理你的人際或工作關係,積極面對並培養自己的溝通技能,尋找及了解不同意見的建設性,學習創新性的處理方式,將能幫助您成為職場達人,職涯發展與升遷順利,並為個人帶來生活幸福。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聽到」與「聽懂」間的鴻溝
許書揚


  在我所處的人力資源顧問行業中,面對無數的求職者,對於如何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之內,理解對方心中最理想的工作期望,以及對方目前對職涯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若是僅以表面條件來進行安排,不但無法為求職者規劃最佳的職涯發展,甚至可能糊裡糊塗將優秀的人才推介至錯誤的位置,導致企業及人才雙方皆輸的局面。


  《練就工作耳》一書,作者分享了許多關於傾聽的能力,或許有人會認為傾聽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能力,根本不需要學習,但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歷過,認真地聽完對方的話語之後,卻還是產生不理解或誤解對方言論的情況。作者指出有許多企業,上司常認為自己花了幾個小時聽完部屬的報告,對於部屬的失敗或是難處已經充分了解,殊不知最後部屬離職時的原因,卻是覺得主管從不將他的意見聽進去。作者很直接地點出,若是對方不認為你用心聽他說話,那麼你就沒有用心聽。


  作者將我們的聽話方式分成了一級傾聽到五級傾聽,一級到四級是由聽話者以自我為中心出發,例如:一邊回客戶的信件,一邊隨意聽部屬的報告;只想聽到專案成功後的利益,而忽略背後可能的危機;甚至,有些主管在聽到部屬提出的某些關鍵字後,便開始滔滔不絕的發表長篇大論,這些傾聽方式,極可能對組織造成重大傷害。而第五級傾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運用同理心來理解對方話中的涵義,但在商業傾聽的技巧上,並非只單純使用五級傾聽會是最佳的模式,適時的將一級到四級的傾聽技巧融合,是為有效率的傾聽,例如遇到十分愛抱怨的員工,若是每次都以五級傾聽來理解對方,除了需花費許多時間外,甚至可能讓此員工長期抱怨下去。


  作者一再強調,並不是聽的時間長,就表示你用心聽,透過每日與人溝通時的練習,並隨時提醒自己觀察對方話語之外的聲調、身體語言等,以了解隱藏在話語背後的真正涵義,才是能與人建立長久良好關係之道。因此,「聽到」與「聽懂」之間,存在著一條深不可測的鴻溝,不可不慎。


(本文作者為保聖那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內容連載

top




  • 內文1

  • 2

§內文1

前言

「在經濟環境變化讓人目不暇給的現代,您認為什麼才是企業人士最重要的能力?」
以上是每逢演講或懇談會結束時,與會聽眾經常提出來的疑問。


我總是毫不遲疑就回答:「 傾聽能力」。

傾聽能力」不只是對經營者或管理職等領導階層的人很重要,它是不論任何業種的商業人士共同追求的能力;是各種能力中重要性最高的,不論在公司內外的任何一種活動當中,也都屬於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能力。


能改善傾聽能力,就能「練就搔到對手內心癢處的聽力」(表示你的聽力提升,可以在無意之間捕捉到對方的真心意)。如此一來,當下就可以選擇最有效的對應方式。


結果,你將獲得來自周圍的更高信任,業務工作進行的更順利,因此達成極高的事業目標。
在此有一點值得留意。


書中提到的「商業(Business) 傾聽 」與企業顧問(Counselor)的傾聽不同。

舉個例子,假設你現在是商業領導人(如上司或具指導權利的前輩級幹部)。


你很想讓部屬或員工了解,身為上司或前輩的你絕對沒有高壓指揮他們的企圖。這時候,部下或後輩提出問題,他們要的不是答案,不要你同意或反對的意見,因此你只要與他們發出共鳴,把耳朵靠上去傾聽就行了。從建立與部屬之間的信賴關係與替他們解除工作壓力的觀點而言,此時,你有必要扮演顧問的角色來傾聽他們的聲音才對吧?(你被要求擔任陪伴者的角色)。


問題是在企業界工作時,部屬有時也需要直接、確切的回答。
例如到客戶跟前談生意的部屬,需要上司的你替他做判斷,於是打電話連絡你。


此時部屬需要的是你給他「可以 」或「不行 」,「 前進」或「停止 」的指示。
情況很緊急,部屬只等待答案。


如果此時你還毫不考慮就由解釋理由開始切入,那麼你就是個完全不了解工作現場的笨上司。
同樣的情況如果一再發生,部屬難免開始想:

別廢話連篇,你只要蓋鋼印就行啦!」

以下的場面曾經出現過。
部屬遇到意料之外的麻煩,想不出對策的他心情很低落。


此時部屬需要你給他明確的指示或命令(需要你發揮領導統御能力)。
於是你使出教練手法,告訴處於混亂之中的部屬:「
那你覺得該怎麼做呢?」話才說完,你的部屬就已經在你這位上司身上烙上「 根本無法信賴」的印記了吧?


實行所謂的商業傾聽,過程不只是包括用耳朵聽,還要能掌握對手的現況與需求,並且瞬間做出判斷,當場做出正確回應,這樣才算完整地實行。

總而言之,商業傾聽就是「傾聽能力+適當而且正確的對應(response)」。

由此可知,傾聽並非是單靠耳朵就可以從事的工作。

對你而言有件事是必要的,就是充分理解日常接觸的人,在理解他們的個性與能力之餘,平常也要同時留意對方的細微變化,敏銳地從這些變化中讀取資訊。


具體的做法除了聆聽對方所說的話,也要將注意力放在些微的手勢、眼神動向、表情或說話語調的高低的變化,也就是必須用到耳朵之外的器官才行。

本書嘗試將漢字「聽」與「聞」(譯註:這兩個字的日文發音一樣,都是指聽的意思;一般人並不了解兩字定義有何明顯區隔)的定義重做註解如下:

這兩個字定義並不同。

「聽」(心聽):是指可以確實掌握對方的需求(needs)的狀態。

具體而言,「可以讀出言外之意包括情感」與「可以理解對方沒有用語言表達出的情感」的情況就符合「聽」字的意義。


「聞」(耳聞):透過耳膜震動聽到聲音,但是程度還不到上面所提的「聽」的狀態。

這部份將於第三章詳加說明,在此先提出幾個代表性的實例。像「只聽到聲音」「對方的話有聽卻沒聽懂」「用自己的方式解讀對方的意思」「自認為自己聽到了」的狀況就符合「聞」字的意義。


﹢提問

如果聽者臉上一直浮現平穩沒有變化的表情,表示對方就不可能打開心扉告訴你真心話。因此聽者必須不斷提出話題或主題,不斷拋給對方資訊,否則對方很難做出回應。以下就是這種藉提問拋出資訊的實例。


在我提出技術性的說明之前,首先請不別忘記,一定要擁有明確目的。


提問是讓對方毫無顧忌,告訴你真話的要因。接著你必須把深度理解(有時則是一種共鳴的感覺)對方的話當做目的,然後提問給對方。

如果你發出的提問是以「深入探討問題」「追進自己意圖的方向」「控制對方的發言」作為意圖或目的,對方根據本能也會察覺,並抱持警戒心。如此一來就完全不可能挖掘到對方的真正心意了。




  • 內文1

  • 2

﹢用Why(為何?怎麼回事?怎麼搞的?)提問時應注意的重點

當我們想找出事故的理由與原因時,通常都會用「為什麼?怎麼回事?怎麼搞的?」(即英語的Why)開頭的提問。問題是在各種開放型提問當中,用Why開始的問句有必要留意。因為用Why開始的問句幾乎變成封閉行的提問,你想展開話題,對方的心還是會封閉起來。


因此筆者建議各位不妨改成:各位現在「想做」「想實行」「想實現」的事,「還做不到的事有哪些?」,請整理成一個重點提出回答。

針對這項回答,我有兩個疑問。

「為何這一點會做不到呢?」
「主要的障礙是什麼?」

以上兩個問題,就是針對「做不到的事」找尋出原因和理由的提問。使用的語言,也就是表現雖然不同,問題的內容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用此問題提問,導致對方的感覺不同,不同之處何在?

前者帶給人的印象,我經常舉出以下三點。
‧用做不到的事為理由指責對方。

‧上對下的眼神,給人感覺威嚴、高壓的態度。
‧ 對方感覺到你在指責他能力不足。

後者帶給人的印象, 我經常舉出以下三點。

•跟自己站在一起考量的安心感。
‧可以具有冷靜且客觀的觀點。
‧ 較容易找到具體、正向、積極的解決方案。


我想也有人會說完全沒有不同的感覺,對於這樣的讀者,我希望你再回想一下,當你使用Why開頭的提問時的場面。

像這種用Why開始的提問,可以說是正在使用自動反應的象徵。


當我們落入自動反應時,因為變得感情用事,因此無法從「武斷」「偏見」中抽身。也因此,我們無法捕捉整個事情的過程以及對方的積極意圖。


•為何同樣的抱怨發生這麼多次?
•怎麼回事?這樣簡單的工作卻如此費時?
•怎麼搞的?為什麼事前沒找我商量?

用這種方式,也就是Why開頭的提問在部屬、晚輩、配偶、情人、子女身上時,從對方口裡引出的答案多半變成「辯解」「合理化」「反擊」「導入別的話題」。


他們說的不是具體的解決方案,都是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罷了!

尤其對老是出現同樣失敗的幼小兒女,如果常用「為什麼會做這種事?」的問題質問他們,始終好像都在找原因或抓犯人,就會因為把焦點全放在負面的部份,使他們降低自我改善的意願。


但是如果改成「你原來想做什麼呢?」作為問題的焦點,就可以將眼光焦點放在他們的積極意圖,就不難找出改善或解決問題的頭緒。

再說,如果對公司內其他部門的人,用Why開頭的提問,對方就會保護自己。開始爭辯這不是自己份內的工作,部門間更強烈採行本位主義。結果就是,公司內無法整頓支援體制,團隊工作凌亂無章。


在大多數人聚集的朝會或討論時,如果使用這種提問,導致的弊端更加明顯。

有一次,為了執行顧問的工作,我特別以旁聽者的身分,參加企業內講師主持的銷售訓練研習。為了促進研修學員的發言意願,該公司委託我提出改善建議。


會中,一邊播放事先攝錄好的營業人員角色扮演影片,讓所有與會學員觀賞,一邊進行討論。
企業內講師使用的提問,如下所示。


「為何在這種場面打斷顧客說話?」
「怎麼回事?這時候你不推商品,開始講與生意無關的話題?」

「怎麼搞的?在這種場面,毫不考慮就先提錢呢?」

從客觀的角度看,完全屬於個人攻擊。這已經不是學習的場合,而是譴責大會。沒被點名成攻擊目標的人,臉上則浮出高興的表情,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就是因為這樣,大家的討論才不夠活潑。


我立即針對這點提出改善意見;試著把用Why開始的提問,改成用What開始的提問。(當然同時要求他們注意說話的腔調、表情,如「我純粹只是想知道」「請一定要告訴我」等「
問話方式 」 )。

「你是根據什麼意圖?在這個時候打斷客戶的話呢?」
「關於這點,難道沒有其他的選擇可以考慮嗎?」

「如果有更好的對應方式,你認為會是什麼呢?」

因為完全沒有個人攻擊,聽講學員的參與感提升了。

突然之間,討論開始變得活潑,大家也競相拋出具有創造力的意見。




購買→★好書介紹-作者:內田和俊-練就工作耳:耳朵也要會讀心☆


☆華哥觀點★


工作上、事業上、親密關係上、夥伴上…


你到底要如何傾聽!


才不會雞同鴨講!


找不到彼此的共鳴點!


自言自語、默視對方、控制對方…


這本書了解清楚如何應對一到五級傾聽的方式!


得到一份真正的對待!


也歡迎來預約黃金套餐或哈利波特或仙道道家帥哥美女養成班、15次元SKT(Super-KwanYin-Therapy)超級觀音療法班、觀音靈氣班、華哥招財發發發班、星座占星班、手相班、臼井靈氣班、能量板班、18重冥想第三眼讀書會!



☆華哥因應2012年靈性成長超值豪華黃金套餐★


☆華哥因應2012年靈性成長超值豪華黃金套餐索引表-1★


☆謙卑-不退轉的心、勿忘初衷-第8脈輪大總管千手觀音指引華哥訊息★


☆台灣之光‧全民力挺Lin來瘋~陪同O.B一起力挺這股熱潮吧-通路王(決心決定一切成就)★


★2012年2月26日台灣屏東發生6.1級地震-迎接2012年光子帶地震將接踵而來要如何因應轉變請順流參加心靈成長課程吧! ☆


★迎接2012光子帶來臨次元連升二級第3次元升級到第5次元-地獄半開門-你該怎麼做?★


☆2012年12月21日瑪雅聖曆到來能量場轉變升級即將開始為期一年★


☆華哥魔法學院-分類課程-1★


☆華哥魔法學院-分類課程-2★


☆華哥魔法學院-分類課程-3★


☆華哥 課程導覽手冊索引★


★玫瑰園丁-華哥課程導覽手冊(A):觀音靈氣☆


☆玫瑰園丁-華哥課程導覽手冊 (B) 超值豪華黃金套餐之六★


☆玫瑰園丁-華哥課程導覽手冊 (B) 超值豪華黃金套餐之七★


★玫瑰園丁-華哥課程導覽手冊 (B) 超值豪華黃金套餐之八☆


★玫瑰園丁-華哥課程導覽手冊 (B) 超值豪華黃金套餐之九-1☆


☆玫瑰園丁-華哥課程導覽手冊 (B) 超值豪華黃金套餐之九-2★


☆開靈性服務-開展第三眼讀書會心得!★


☆第三眼二天一夜黃金套餐哈利波特魔法學校工作坊心得-1★


☆第三眼二天一夜黃金套餐哈利波特魔法學校工作坊心得-2★


☆2010年華哥感恩滿華哥五行吉運養生網部落格三週年回饋幸運福袋-拉吉袋專案★


☆2012年華哥工作室公益日文學習第一波-Martin Chen老師初級日文平日班教授★


☆第三眼二天一夜高雄行哈利波特魔法學校工作坊第二十五梯次2013年1/5-1/6!★


☆2012年12月29日(六)開靈性診療室-台北開展第三眼假日班讀書會(第二十一版本)-第四十七梯次!★


☆2012年11月24日高雄道家仙道帥哥美女養成班★


☆2012年11月25日(日)開靈性診療室-高雄開展第三眼假日班讀書會(第二十一版本)-第三梯次!★


☆2012年10月17日道家仙道帥哥美女養成班-平日班-1★


☆2012年10月18日道家仙道帥哥美女養成班-平日班-2★


☆2012年8月25日15次元高雄SKT2(Super-KwanYin-Therapy)超級觀音療法-2★


☆2012年7月21日高雄神奇工具-波爾風姆斯能量板(外星圖驣拓印下來-充滿力量)★


☆2012年7月5日(四)台中大天使神諭卡教學★


☆2012年6月23日道家仙道帥哥美女養成班-假日班-1★


☆2012年6月9日(六)高雄15次元SKT(Super-KwanYin-Therapy)超級觀音療法班★



☆2012年6月17日道家仙道帥哥美女養成班-假日班-2★


☆2012年5月25日(五)華哥-招財發發發班★


☆2012年5月4日(五)台北15次元SKT(Super-KwanYin-Therapy)超級觀音療法班★


☆2012年4月25日(三)大天使神諭卡教學★


☆2012年4月28日高雄來自天上的禮物觀音靈氣-紫羅蘭火焰靈氣班★






☆2011年11月13日星座占星教學、觀音靈氣、臼井靈氣1、2級團體班★


☆2011年5月28日手相星座占星教學班★


☆2011年4月10日手相教學、天使卡團體班★


☆來自天上的禮物觀音靈氣-紫羅蘭火焰靈氣班★

☆華哥-招財發發發班★

☆天然草本介紹★


☆華哥家獨特配方-舒壓清爽茶-玫瑰、薰衣草★


☆繪心-彩光紓壓個案!★



能量貼布-疲勞、靈修、靜坐、無力感、燃燒脂肪產生能量、避免負面能量干擾


超讚的刮痧按摩油-(輕鬆識別)刮出水多刮沒出水不用刮


第五次元臼井靈氣一級、二級點化:1萬5左右,黃金套餐,可以3000元優惠,1天時間!
來自天地之間療癒的能量、靈氣蓮花能量流!


1 次5次點化,42天自我淨化期!


降低點化、練習等待時間!更有效率學習臼井靈氣宇宙正面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18670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